為了使光纖具有統一的標準,國際電信聯盟( ITU-T )制訂了光纖標準( G 標準)。 按照 ITU-T 關于光纖分類的建議,目前可以將光纖分為 G.651 、 G.652 、 G.653 、 G.654 、 G.655 、 G.656 等幾大類,有的還派生出了幾個子類。其中, G.651 類光纖為多模光纖; G.653 光纖在 1550nm 處的零色散造成的非線性干擾十分嚴重, 未能推廣使用; G.654 光纖主要用于無中繼海底光纜通信,價格較高。
以下集中介紹在我國電力系統內主要采用的 G.652 、 G.655 和 G.656 這 3 種單模光纖的性能。1.1 G.652 類 - 常規單模光纖G.652 類光纖也稱為非色散位移光纖,是應用廣泛的光纖。主要特點是:在 1310nm 工作波長上,具有較低的衰減和零色散;在 1550nm 工作波長上,具有低衰減但有較大的正色散。 根據色散波長特性,它主要工作在 E 波段和 S 波段,它的衰減波長特性可工作在 E 、 S 和 C 波段。 ITU-T 又進一步把 G.652 類光纖細分為 G.652A 、 G.652B 、 G.652C 和 G.652D 這 4 個子類,這 4 類光纖的色散系數基本相同。
( 1 ) G.652A 光纖G.652A 是 1310nm 和1550nm 的“雙窗口”光纖。 G.652A 光纖支持ITU-T G.957 規定的 SDH 傳輸系統; 支持ITU-T G.691 規定的帶光放大的 STM-16的單通道 SDH 傳輸系統; 支持 ITU-T G.693 規定的 10Gbit/s (直到 40km )以太網系統和 STM-256 。
( 2 ) G.652B 光纖G.652B 是 1310nm 、 1550nm 和 1625nm 的“三窗口”光纖, G.652B 光纖的 PMD Q (偏振模色散)比 G.652A低, 可支持更高速率, 支持速率 10Gbit/s 系統傳輸距離達3000km 以上和 40Gbit/s 系統傳輸距離達 80km 。 它支持 ITU-T G.957 規定的 SDH 傳輸系統; 支持 ITU-T G.691 規定的帶光放大的高至 STM-64 的單通道 SDH 系統;支持 ITU-T G.692規定的帶光放大的高至 STM-64 速率的波分復用系統; 支持ITU-T G.693 和 G.959.1 規定對于 STM-256 的某些應用。
( 3 ) G.652C 光纖。 G.652C 又稱為低水峰光纖或城域網專用光纖, 它消除了 1385nm 附近 OH 根離子吸收的損耗峰,使損耗譜平坦,相當于增加了 125 個信道間隔為 100GHz 的波長通道。 只有 1 個包含 1383nm 和 1550nm 的、 從 1310nm 至1625nm 的寬廣 “窗口”。 它的 PMD Q 與 G.652A 相同, 但它在1550nm 的衰減更低, 并可使用在 1360~1530nm 間的擴展( E )波段和短波( S )段,增加了可用波長范圍,使復用信道數大為增加。 可以近似認為 G.652C 是擴展了使用波段的 G.652A 光纖,相對工作速率較低。 它主要適用于城域網。
( 4 ) G.652D 光纖。 G.652D 集合了 G.652B 和 G.652C 的優點,即與 G.652B 有相似的屬性和應用范圍, 但衰減要求與 G.652C相同,并允許使用在 1360~1530nm ( E 和 S 波段)。 G.652D 與 G.652B 的 PMD Q 相同, 即可支持更高速率; 可使有的波段與 G.652C 基本相同,使復用信道大為增加。